当前位置:首页>文化事迹>事件

事件

颜真卿题残联

时间:2012-01-12

                

                                颜真卿题残联

 

相传大唐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公开叛唐,坐地自大。唐德宗年间,李希烈佣兵十万,占有许、汴、陈、蔡四州三十七县,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是诸蕃镇之首。他以蔡州为依托,与朝廷分廷抗礼。
一日,德宗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量讨贼之策。在左班中走出一人,跪奏道:“我朝太子太傅颜真卿德高望重,谋略过人,朝野无不敬重,如派此人前往招抚李希烈,皇家可免动军旅,节俭用度,百姓又免遭刀兵之苦”。皇上说:“爱卿所奏,正合朕意,不过老太傅已年近八旬,朕实在于心不忍啊!”这时,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你道奏本的是何人?他就是当朝宰相卢杞,此人素与真卿不睦,心怀叵测,欲置颜真卿于死地。
这时从左班中又走出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臣,匍匐在地说:“万岁,为大唐基业兴盛,黎明百姓不受刀兵之灾,臣愿前往”。此人正是大唐重臣颜真卿。为了大唐江山和黎明百姓的太平,他早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了。皇上颁下圣旨、诏书,便宣逾退朝。真卿、卢杞个怀心事退出午门,当他们四目相对时,卢杞脸上现出作贼心虚的狼狈象,而真卿却昂首阔步上轿而去。
次日,颜真卿带领随从仪仗浩浩荡荡出京东行,不几日来到许州。叛逆李希烈慑于大唐的军事压力和真卿的声威,不得不由蔡州赶来许州,恭迎颜真卿到蔡州下榻。到得蔡州,李希烈便在军中款待朝廷使臣,酒饮三巡,菜过五味,希烈在席间倍献殷勤,并以相位相许,劝颜真卿留下共事。真卿严词拒绝,并以自古分裂国家无有好下场的大义晓与希烈。希烈大怒,对真卿以死相逼。真卿为大唐江山的完整,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希烈看威逼不果,即佯醉退去,将真卿一行幽禁于蔡州龙兴寺内。大唐使臣被拘的消息不胫而走。李希烈恐怕因拘留使臣激起百姓义愤,就一面放口风说大唐使臣已回长安,一面差遣心腹将颜真卿暗暗解往朗山县资福寺即今天确山境内的北泉寺。
且说这资福寺方丈正道和尚,本来也是大唐重臣,只因与奸相卢杞有隙,被谗言参奏罢官为民,饱尝官场炎凉,遂来资福寺出家。尽管朝廷对他如此刻薄,他却有着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所以他对颜真卿的遭遇十分同情,对颜真卿的为人也十分敬重,故而时常为真卿送茶、送饭,问寒问暖。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这时,李希烈三番五次逼迫真卿,要她叛唐称相,否则在资福寺就死。真卿已清楚地感到在世之日有限,正道方丈恩情未了,却是一桩心事。这日,真卿向方丈要了文房四宝,展纸挥毫,想写一幅对联相赠。当他将上联“法界乾坤大”写就,下联“山中天地宽”刚刚写了三字,行刑命令已到!真卿挣扎着想把“地宽”二字写就,怎奈侩子手们一拥而上,将他拉在资福寺的白果树下,把一代忠良溢死了。所以,寺中只存下一幅残联。当地人民缅怀这位忠良,在北泉寺(即原资福寺)颜真卿尽节处白果树旁兴建了“颜鲁公祠”,并将其亲书“山中天”三字制成匾额,悬于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