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二十四节气>感受节气细节

感受节气细节

顺应节气安排茶业生产之根据节气适时采制

时间:2022-03-16

 

利用节气掌握适宜的茶叶采收、加工制作期,不仅影响这一季的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下一季甚至来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茶(茶)生益州(今四川广汉),三月三日采。”汉代是二十四节气确立的时期,三月三是古代益州采制春茶的时间。唐代《茶经》记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认识到在不同的地区,节气的早晚也有不同。因此,采茶的时间有早有晚。

惊蛰是采制春茶的第一个节气。“惊蛰过,茶脱壳”,茶农常以惊蛰为候。唐朝中叶,在气候温和湿润,土质肥沃的顾渚山(今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和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相界处)设立皇家贡茶院,每岁选匠征夫至二千余人,于春三月采制第一批春茶。最盛时役工三万人,制茶18000多斤。古人素有春茶贵早的观念。因为早春气温低,头春茶产量少,常常物以稀为贵。

“春分至,茶冒尖”“春分茶,发嫩芽”,春分时节,随着气温回升,春茶开始抽芽,以独芽或一芽一嫩叶为佳,叶如旗、芽似枪,似猎猎旌旗,被称为“旗枪”。西湖龙井茶每年清明前采摘,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

谷雨是采制春茶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谷雨谷雨,采茶对雨”的茶谚。清明至谷雨,由于光照较好,温度升高加快,雨量充沛,茶芽生长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使得春茶香气怡人。相对于清明前后采制的“早春茶”,谷雨前采制的“雨前茶”,又叫“二春茶”。

明前茶、雨前茶,是中国长江流域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是春分后,清明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民间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茶谚。由于清明前气温偏低,茶出芽少,故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随着气温升高,芽叶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滋味较明前茶更香醇。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研究馆员

李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