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二十四节气>节气权威解读

节气权威解读

二十四节气的地方化与当代传承实践

时间:2022-03-1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最早使用并传承至今的时间制度。它是中国人在特定风土条件下、谋生过程中,与天地自然协调的时间意识结晶与知识系统,它兼具自然与人文特性。经过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它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具有农时提示、生活辅助、生命养护与文化认知多重当代意义。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有关它的保护传承,当代价值等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学者普遍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时间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气,其当代的意义首先在于“调整我们人类群体同自然的关系”,提醒着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是“中国人自然哲学观念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凝聚大家的认同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节气对于民族群体内部生活的协调“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不同地方对这一庞大知识系统的理解与实践的多样性上”,因此“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当代二十四节气也面临着传承的种种危机,比如时间标记意义降低,仪式文化内涵失落,习俗活动减少,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淡化等。有鉴于此,节气文化全面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便是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赋予它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借以寻回日益远离自然的现代人失落的“精神家园”,安顿现代人的“文化乡愁”,并对这一农耕文明遗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的“再创造”。以上讨论将二十四节气视为文化符号,从其中所蕴藉的自然观,民族性等入手讨论当代传承的正当性,并提出了“再创造”的应用理念。

事实上,中国地域广,大物候环境多样,以黄河中游为基点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在全国各地所呈现的文化形态并不是均质统一的,在地方实践中多进行在地性调整,转化成为生动的“地方时间”,并以对地方社会生活的掌控力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标准与思想观念。在“地方化”过程中,标准性时间标记单位通过“符号化”得以全面渗人日常生活,并在回应各种生活需求与人们的实践行为中统合为一体。

 

 

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文艺民俗学博士

 

袁瑾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