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事迹>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它是怎样形成的?

时间:2022-01-28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它是怎样形成的气,气候。以年为单位不断轮回,体现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节,就是气候变化过程中的节点。四季,是气候变化的大致说法。具体到每一个季节由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在每个季节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特点、表现形式,体现了怎样的规律性等,正是节气本身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说,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有四季,便是二十四节气。节气,可用以表现气候变化的规律及过程。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观察探索后,于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关于农事活动、物象、气象和天象的方法,这套方法反映了不同季节的天文、季节、气候等活动规律和特征,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农业国家,农耕文化不光体现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也制约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体现在饮食起居、民族性格、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
古人在日常观察中发现,一年当中,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并非永远是各占一半,而是有时白昼长,黑夜短,有时则相反。其中,有一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相应有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由此发现了夏至与冬至。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必然形成昼夜各占一半的一天。这就是春分和秋分,区别在于春分这个昼夜平分点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而秋分这个昼夜平分点之后,夜晚越来越长。
    古人认为,这正是阳气和阴气各自处于上升阶段的体现,这一原因最终形成了四季的变化。这种变化,每轮回一次称为一年。这说明,先人是从天
时来观察自然的变化规律。这一规律必然影响到农事活动,并形成了最初的“物候历”。在6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较早的古历书《夏小正》,就记载了每月的农事、物候、习俗、气象和天象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春秋时代完成的《吕氏春秋》,发展了通过物候来掌握节气、气候的方法,找出了星象和节气变化的规律。西周时,民间发明了“土圭”,一种通过测量太阳影子,以确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的准确日期的计时仪器。随后,“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也相继确立。《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详细介绍了这八个节气,及其所引起的天文、物候的现象。
    节气的初步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并最终推动了节气文化的定型。秦朝以后,随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发展,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物候以及农业生产的规律特点,补充确立了其余十六个节气,终于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并于西汉时期被完整记录在《淮南子》一书中。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萌芽于远古时期的农业生产,形成于春秋战国,最后在汉代定型并影响至今。